安龍縣2000萬元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
9月下旬以來,安龍縣先后下達中央和省級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(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補助)資金2000萬元到招堤、海子等13個鎮(街道辦),包含義龍新區德臥、龍廣等4個鎮,堅持以村為主導,扶持發展食用菌、蔬菜、精品水果、中藥材等農業特色產業,充分發揮村集體的主導地位和農民的主體作用,切實保證村集體增實力、農民增收益、產業增效益。
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,推進全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,安龍縣采取“自主經營、參股經營、資產性投資、混合經營”等多形式,把示范農業產業作為“三農”工作的一個重點和脫貧致富的“助推器”,大力推廣“村社合一”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的組織方式,因地制宜發展“短、平、快”現代高效農業產業,推廣“一年多季、一田多收、一業多效”等多種發展模式,著力推廣“烤煙+”“蔬菜+”“水稻+”等多類型經營發展模式,實現“一個壩區、一種發展模式”,發揮套種(間種)短效產業,提高農田經濟效益,提高復種指數,促進壩區產業提質增效,促進企業與農民持續穩定增收。
安龍縣以市場為導向、以經濟為效益、以農民增收為終極目標,按照“一縣一業”“一鄉一特”“一壩一品”的產業發展思路,依據農業產業選擇“八要素”發展理念,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市場運作模式,打造“一壩一策一主導產業”,因地制宜明確產業類型,選擇優良品種,采取多熟間套和輪作換茬等高效種植模式,推動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向“特色產業化、產業區域化、區域規模化、規模科技化、科技規范化”目標邁進,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,提高產品附加值,延長產業鏈,打造現代農業開發的樣板、現代高效扶貧產業的標桿,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產銷對接,促進村集體有收益,形成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、農村增綠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格局。
( 吳古昌)
責編:盧生龍

頻道推薦
共有0條評論